查看原文
其他

【童学】该不该让孩子超前学知识?

王文轩 童行学院 2019-11-30


现在的小学生即使放假也没时间休息, 各种辅导班夏令营排得满满的, 从科学到人文全方位覆盖,培训地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,虽说我们自己也开夏令营,但有时候还真挺心疼他们。回想 20 年前我上小学的时候,放暑假意味着尽情玩耍一个多月,简直不能更爽,只不过最后一周补作业有点辛苦。



还别说,现在小朋友们的知识储备比我们当年丰富太多了,加上旅行、课外班、图书、网络等资源的辅助,一个个都是妙语连珠超级自信的小大人儿。


可是接触一段时间就会发现, 孩子们掌握的知识量虽然很大, 但受限于儿童本身的认知发展水平,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没有高明到哪里去。原因在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认知方式不同,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具象化的东西辅助理解,随着年龄增长,思维变得灵活和有组织,进入青春期后才真正发展出抽象运算的能力。


这也是令许多家长焦虑的地方: 一方面怕孩子知识面太窄输在起跑线上, 另一方面又担心太超前的教育是揠苗助长。可是即便这样想,脚步却不自觉地加快起来,就好像早高峰时候挤地铁——只要卷入人流,就再也由不得你了。


说到这里我们需要停下来理理思路了:

  • 你希望孩子拓宽的“知识面”究竟指什么?

  • “超前教育”究竟哪里违背了儿童发展规律?

  • 是否存在二者兼顾的方法?


先说“知识面”。


每位报名童行夏令营的家长都要填写课前问卷, 很多家长对夏令营的期许是 “拓宽孩子的知识面”,详细一点的还会补充说“加深了解,培养孩子在 XX 方面的兴趣”。字面上可以理解,但这话却不大经得起推敲。


如果你希望孩子“了解更多不同领域的有意思的知识”,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n 本百科全书+ n 套 BBC 纪录片。不过古今中外的“知识”浩如烟海,究竟拓宽到什么程度才能让人满意呢?


在夏令营中我们发现,孩子们的知识储备相当多,但大多都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”,常常会记忆混乱或者出错。 当老师试图更正他们的错误却没有及时复习加深印象时, 孩子们的记忆往往只会更加混乱。


再说“超前教育”。


家长对“超前教育”的担心在于知识难度太大孩子接受不了,从而导致孩子厌学、失去本该具有的兴趣和想象力。那什么样的知识“难度大”呢?



“50 亿年之后太阳会变成红巨星并吞噬地球”。这对于儿童来说不是很难的知识,而是很酷的知识,上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小朋友们超级喜欢收集这类知识,很多人还为 50 亿年后的地球担心不已。


“约 54 亿年之后, 太阳核心的所有的氢都会聚变成氦, 失去了抵抗重力的核反应能量之后,恒星的外壳开始引力坍缩,核心温度和压力升高。积热的核心会造成恒星大幅膨胀,达到在其主星序阶段的数百倍大小,成为红巨星……”,不用问了,这是超级难的知识,我自己都觉得无聊。


看样子,我们只需给孩子提供更多炫酷的知识,不必解释具体的原理并任由他们发散,就可以满足需求了。


童行认为,拓宽知识面是好的,但是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,有知识不等于会思考,我们来看几个例子。



1. 人口增多,地球会不会变得越来越重?


尽管在此之前业界导师已经提到过 “并不会。 ” 但课后复习时候, 所有小学员的回答依旧是:“会!”

于是我拿起他们做的黏土球现场实验:“假设这是地球,现在我捏出一个小角,把它当做是人,人吃了东西,地球会变重吗?”

此时回答“会”和“不会”的声音都有,“不会”占上风。

“为什么?”我问。

“因为他吃的东西来自地球。”

“说的没错。下一个问题:如果他怀孕了,然后生了宝宝,地球会变重吗?”我把那个黏土尖角上捏大了一点,然后分成了两个尖角。

这一次多数人依旧回答“会”,但声音远不如一开始那么自信了。

“为什么?”

没人回答。


显然体重增加是质变比较容易理解,生孩子可是凭空多出一个人来,那就是量变了。

“孩子在妈妈体内长大需要依靠妈妈吃饭吸收的营养, 所以这时候总重量依旧不变(观察到小朋友们听懂了,我继续);当孩子生下来,他可以自己吃饭了,不论长到多大,他获取的食物依旧来源于地球。因此当他们一代代繁衍下去,地球的总重量会改变吗?”

“不会。”他们大概理解了,但不够坚定,因为这与他们的常识不符。


我又举了一个相反的例子:“大家再想一下,什么时候地球的重量真的会增加呢?(停顿,小朋友一脸茫然)当一颗小行星撞上了地球的时候。”

我捏了一小团新的黏土,粘到原来的地球模上:“这时候地球的重量就增加了。”

有人点头,这个例子大家看懂了,我趁机又引申了一点“系统”的概念:“我们生活在地球上,不论做什么,由于全都来自地球也全都回归于地球,我们和地球是一体的,所以地球本身的重量一直没变; 只有当外界原本不属于地球的东西进入并落在大地上, 地球的重量才会增加。”

这一段讲完之后,高年级的孩子基本理解,低年级的依旧有些迷惑,也不强求。



2. 宇宙速度……什么鬼?


第一宇宙速度:人造卫星围绕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的速度。

第二宇宙速度:航天器脱离地球引力场所需的最低速度。

第三宇宙速度:航天器脱离太阳引力场所需的最低速度。


如果这样讲,那么连成年人都会走神打瞌睡的。

为了让大家理解宇宙速度究竟是什么鬼, 我们做了这样一个互动游戏: 请两个体重差距较大的孩子 A 和 B 手拉手快速转圈。其他人观察。

“现在是谁绕着谁转?”我问。

“B 绕着 A 转。”

“为什么?”

“因为 B 比较轻。”

“是的,这也是月亮绕地球转的原因(前一天我们已经讲过“质量大的星球引力大”,质量小的就会围着大的转。这部分知识已知)。如果 A 是地球 B 是火箭,那么 B 刚好能正常地围着 A 转的速度就叫做第一宇宙速度。”


大家很喜欢这个演示,于是我又换了一组孩子。

“现在加快旋转速度,告诉我你的手有什么感觉?”我问待在中心的大孩子。

“转的越快拉他(体重轻的孩子)的力气越大。”

“如果转得太快呢?”

“那他就摔出去了。”

“是的, 科学家把他摔出去的那个速度称之为第二宇宙速度, 也就是火箭想要脱离地球引力需要达到的速度。”


又换了一组,这次叫了一个男老师站在中间,扮演火箭的是班里最小的孩子,只有 7 岁。

“假设火箭飞出了地球,但是太阳的重量更大,所以它还会被太阳拖着转。”

老师和小朋友自动开始演示。

“它继续转,如果速度足够大,它就会脱离太阳的束缚,就像刚才脱离地球一样。这个速度就叫做……”

“第三宇宙速度!”孩子们已经学会抢答了。

小朋友很配合地绕着老师转,然后老师轻轻松手,小朋友做飞离状。很好,大家都懂了。


游戏过程中有一个扮演 “地球” 的小胖子说: “我力气大, 不松手, 他永远也不会被甩出去。 ”

我立刻接着他的话往下说:“你说的这个东西就是黑洞。由于它的引力太大了,任何东西都会被它拉进去,连光那么快的速度都飞不出去。所以人们才把它称作黑洞。”



其实每个案例中都涉及到略微超纲的内容, 物质守恒是初中的概念, 宇宙速度更是连高中生都不一定明白。

但我们的课程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理解水平,认知层面并未超纲。


“恒常性”是儿童在 7-8 岁就能建立的概念,他们会知道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,橡皮泥的量没有任何变化。案例一就是基于这个前提,把“地球”和“人类”这种超过小朋友的理解尺度的概念缩小为黏土模型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开始具备“思维可逆性”,当他们理解地球和人能够类比为黏土模型之后, 再重新强调一遍黏土可以扩大为地球和人类, 他们就能够主动建立二者的联系。


小学阶段的孩子依然需要形象化和具体化的信息, “第一宇宙速度等于 7.9 km/s”这样生硬的知识点肯定不如“火箭想要脱离地球,至少要达到每秒钟绕操场跑 20 圈的速度”更让小朋友容易接受。


除此之外, 我更希望他们理解概念背后的含义。 也许结课之后大家就会忘记宇宙速度究竟等于几,可能他们连“宇宙速度”这个词都再也想不起来,但他们一定会记得“飞的太快会被扔出去”,也能在游戏中意识到“飞出去”这个状态肯定很重要,因为它的速度还有专门的名字。至于半径、离心力、临界值什么的,以后学到了自然会懂。



我的观点是:

  • 知识点本身并没有难易之分,它只是一个陈述句而已。

  • “记住更多知识点”这个行为没什么用处,它只体现了孩子的记忆力,对提升其他能力基本没有帮助,还会增加记忆错乱的风险。况且忘了也没关系,有百度。

  • 形象生动的描述能有效帮助孩子记忆, 因为它将新的知识点并入原有的体系中。 但是不能多用,太多细碎的知识只会让原来的知识体系更繁琐,更新起来反而麻烦。

  • 用更多的知识点来解释一个新知识点, 这件事是超纲而且无聊的, 除了唬住听众以显示培训者很厉害之外,对小孩子没有实际意义。

  • 知识背后的一般逻辑反倒没那么难,因果、守恒、可逆、方位……小学阶段的孩子的认知水平已经能理解其中大半。


童行在做什么呢?比教知识更难的是教思考,童行课堂就是教孩子思考的习惯和良好的思维方法,让孩子不只是超前背知识,而是拓展思维。


我们选择儿童最感兴趣的话题, 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理解的方式, 利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让他们感受“知识”构建起来的过程,建立“模型”的概念。这些简单的模型会内化,最终帮助他们建立真正的抽象思维。


最后强调两点。


一方面, 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非常有必要。 孩子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需要完成的课题,切忌操之过急,超出儿童的理解范畴只能起到反作用。


另一方面, 儿童发展的普遍规律并不等同于每个孩子自身的成长过程。 孩子的成长会受到自身状况、家庭、环境等多方面影响,有些人很快些人较慢。在参照同龄人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孩子本身的特点,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拔高。理解力超强的神童当然适合超前教育,提早给予更加系统性的指导; 认知发展缓慢的孩子则需要耐心对待, 用他能理解的方式慢慢引导,切莫挫伤孩子的信心。



扩展阅读:

认知发展四阶段简介


在感知运动阶段(0-2岁),儿童形成了因果联系,并具有了客体永久性的意识(在 9~12个月获得),即当妈妈从视野中离开时,幼儿仍然相信妈妈是存在的。


进入前运算阶段(2-7岁),儿童可以将感知内化为表象,建立符号功能,思维有了质的飞跃,但还不能抽象运算。此时儿童完全以自己为中心,不能从他人的视角认识事物,比如两三岁的小朋友经常会问爸爸妈妈:为什么我们坐在车上向前走,其他人都倒着走?


到了具体运算阶段(7-11岁),儿童获得了守恒性,能认识到不论水倒进什么形状的杯子里,水的重量和体积都不会改变;也能够根据物体各种特性进行稍微复杂的排序和分类。但是, 儿童这时进行的运算仍需具体事物的支持, 对那些不存在的事物或从没发生过的事情还不能进行思考。


例如“已知 A>B, B>C, 问 A 与 C 之间的大小关系”的问题,对于具体运算阶段阶段的儿童比较困难。 但如果问题变成 “已知小红比小黄高, 小黄比小兰高, 请问小红和小兰谁高?”儿童就能够快速做出解答。


与之相对应,进入形式运算阶段(11岁以上)的儿童可以轻松回答前一个问题。这时候儿童可以不必通过具体事物,而是直接利用语言和文字在头脑重建事物,进行思维。此外儿童甚至可以根据概念、假设等前提,进行假设演绎推理,得出结论。类似“两个平行的平面与第三个平面相交,则其相交线平行” “正无限多边形就是圆”等知识都是在这一阶段获得的。


关注思维培养

关注童行计划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